今年以来,杏园乡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利用“村均百亩田”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党建引领护航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聚合力,凝心聚力谋发展。杏园乡将发展“百亩田”作为村集体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党支部书记带头抓、村集体经济组织主经营、合作社流转土地、农户广泛参与”的方式合力推进。目前,全乡已成功流转土地1200余亩,打造出牛营村、李家河村的马铃薯种植,刘家湾村、朱家湾村、南家川村的小麦种植,白虎村、张家山村的中药材种植,以及康家庄村的小杂粮种植等多个特色“百亩田”基地。这一模式不仅有效丰富了乡村产业种类,更切实破解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难题。 合作种植扩规模,创新推动优结构。各村党支部书记集思广益,通过“板凳会”、入户走访、村民大会等,动员农户统一流转土地,引进合作社提供耕种、管护、施肥、采收等技术服务,助力“补丁田”成为连片“规模田”。白虎村的党支部书记王彦斌介绍道:“今年白虎村通过‘村均百亩田’种植中药材银柴胡40余亩,每亩预计收益2500元,有力解决村集体收入渠道不足,撂荒地复耕复种的难题。” 因地制宜兴产业,增收致富促振兴。杏园乡因地制宜,创新推行“村集体投资、合作社运营、公益岗投劳”模式。通过实行机械化、订单化作业,有效规避风险,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同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保底收益、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务工、收益分红三重路径,实现了“资源活化、就业扩容、收益增值”,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下一步,杏园乡将把村均“百亩田”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头雁”作用,围绕“因地制宜、盘活资源、产业带动、抱团发展”的思路,积极挖掘资源优势,招引各类经营主体,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势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