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动态 > 乡镇快讯
【深化“三抓三促”行动】内官营镇:文化兴村势头正劲


发布日期:2025-03-10 08:52 来源: 魅力安定客户端(内官营镇)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内官营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不断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年清明之际,内官营镇干部群众自发前往内官营烈士公园瞻仰献花,重温事迹,教育研学,在抚今追昔中坚定接续奋斗的前行意志,在赓续血脉时养成绿色文明的祭祀方式,弘扬时代文明新风。

良好风尚“树起来”,和美乡村“秀出来”。内官营镇内官村是个既注重富口袋也注重富脑袋的村庄。村民热爱组乐团、排节目、办晚会,农闲时节,大家汇聚一起筹划组织文艺活动。

“经常登台、互动,姐妹们现在越来越大方开朗了,邻里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融洽了……”王月明是内官村舞蹈队的负责人,在她的带领下,队员们把当地特色产业完美编排进曲目,特别是舞出了精神共富欣喜,乡村文化自信的自创舞蹈《红红火火丰收年》,在村里广受好评,每场演出都吸引周边千余人前来观看。

在内官营镇东岳村,长久以来活跃着一支“鸿雁”文艺宣讲轻骑兵,他们走街串巷,进院入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案例,让政策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鸿雁文艺宣讲团,讲好政策心里安,编排节目来表演,党的精神入心田……”伴随着清脆悦耳的快板声,村民围坐一团,聆听一场别开生面的“快板宣讲”。简明的板词、嘹亮的声音、欢快的节奏,“鸿雁”志愿者服务队通过“理论+文艺”模式,紧扣中央大政方针、全会精神、党史知识等内容,把新时代新理念新思想同文艺表演巧妙对接、有机融合,深入浅出传递党的声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绵绵用力,下足功夫。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广袤乡村扎实开展,出彩的文化文艺活动,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充实,不断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

公共文化建设切实加强,持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走进内官营镇乌龙村的农家书屋,书架上分门别类摆放着农业种植、特色养殖、世界名著、法律知识等书籍,每天都有村民前来借阅。村支书吴文龙拿出厚厚一本借阅登记册说:“农业技术方面的书乡亲们最喜爱,农闲时大家到书屋选书看书,琢磨种菜门道。”

有时还会邀请市区农业专家在书屋开讲座,既能让村民得到最新资讯,又能从中学到农业技能,推动文化融入生活。随着农家书屋功能的不断完善,乌龙村的乡土生活日益泛起了文化涟漪。

花好月圆事顺遂,书香伴礼度佳节。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25年元宵佳节,内官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文化站开展“灵蛇献瑞璀璨元宵”猜灯谜赢奖品活动。内容涵盖文学、历史、地理、生活常识等多个领域,趣味与知识并重。整场活动吸引了800余名群众参与其中,洋溢着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映衬着冬日暖阳,内官营镇第一届“清溪杯”篮球邀请赛和拔河比赛如期举行。引来众多群众的热情参与和围观,不同年龄段的篮球爱好者们组成众多参赛队伍,以精湛的球技和默契地配合,展开激烈攻防。不少观众自备马扎、板凳为支持的球队加油助威,在力量与喝彩的交融中,现场氛围感满满。

书香浸润和体育赛事的火爆,离不开不断完善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初,内官营镇已建立镇村农民体育健身场地47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5个,农家书屋36家……有针对性地加强投入,因地制宜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公共文化空间,努力为广大农民提供更丰富、更便捷、更“对味”的高质量精神营养。

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

内官营“净街”民俗活动有着600余年的传承历史,2024年底,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每年活动当天,内官营镇四关三街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来自周边四县八乡近5万名群众汇聚于此共享传统文化底蕴,500余人参演的“净街”队伍浩浩荡荡,在锣鼓和音乐声中迤逦而行,旌旗猎猎、马蹄声碎、威风凛凛。

“那段时间,朋友圈和网络平台里频频出现内官营‘净街’民俗活动的内容。”锦屏村村民常瑞斌说。这让从小就参与“净街”活动的他看得心痒。“工作返岗原因,‘净街’当天没能来现场,不过在视频中找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打开评论区,素未谋面的网友就像熟络的朋友一样讨论聊天,让我特别有归属感。”

社火,这一古老的风俗,镌刻着数千年的历史印记,在内官营镇文化广场的社火展演现场,舞龙、舞狮、秧歌、划船等轮番精彩上演。激昂的锣鼓声如滚滚春雷,直冲云霄,舞龙队伍从街巷转角处呼啸而出,金鳞红须的巨龙追逐着宝珠,在红绸与灯笼间穿梭翻腾,时而俯身、时而昂首,矫健的身姿令观众目不暇接、连声惊叹。参演队员们将热情与专注融入每一个动作,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

“每年春节,我们都会通过耍社火、看社火来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其中舞龙和舞狮是我们的重头戏,它不仅展示着大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不懈传承,还有驱邪避灾、吉祥如意的寓意。希望通过表演,让更多人感受到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万崖村社火队员付艳琴介绍道。

厚土高腔,秦声惠春。2月14日,为期5天的内官营镇秦腔名家演出活动正式“开锣”,期间特邀请窦凤琴、张兰秦、高二强、徐升等国家级和省级秦腔表演艺术家助兴演出,以精湛的技艺为广大戏迷送上《窦娥冤》《铡美案》《金沙滩》等十多个经典的秦腔剧目,让观众在欣赏演出的过程中重温经典,感受戏曲韵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翰墨丹青,共绘锦绣。为激发周边书画艺术名家来内官营镇创作交流热情,持续推介内官营镇深厚文化底蕴和优美自然风光,近几年,内官营镇通过举办书法美术公益展,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出画作或山水寄情,或花鸟言志,或飘逸洒脱、灵动自然,一幅幅笔力遒劲、意境深远的作品,既融入了时代精神,又筑牢了文化根基。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春节前夕,内官营镇积极组织书法爱好者走基层、进村社,写春联、送福字,把艺术的馨香和温暖传递给基层群众,推动传统书法融入现代生活,满足村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将文艺的种子播撒到了群众心间。

赓续,传承,激活,焕新。近年来,为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在坚守传统文化根脉的同时,内官营镇不断挖掘非遗文化的现代内涵,持续融入现实需求和审美观念,以时代活力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流传千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激励当地群众鼓口袋、富脑袋。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如今,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融入有滋有味的幸福生活,遍地开花的“村”字头文化活动已成为记录内官营镇乡村蝶变的美丽印记,不断激发着农民文化创造力和农村经济活力,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动能。





责任编辑:安定区电子政务中心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