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凤翔镇 |
||||||
|
||||||
凤翔镇地处城乡结合部,属市、区两级政府所在地,全镇辖行政村27个,村民小组224个,总流域面积279.2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4.97万亩,总户数1.39万户,总人口4.73万人。全镇有脱贫人口3507户12527人,“三类户”240户925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82户300人,脱贫不稳定户97户35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61户271人) 凤翔镇按照市委、市政府“一目标三聚焦四强化六行动一抓实”路径方略和“五比五看”行动要求,紧盯区委、区政府“双五三”和“六聚焦、六强化”总体部署,围绕全镇“1263”工作思路(即全力围绕群众增收这条主线;守牢巩固成果、粮食安全2条底线;实现项目建设加速蝶变、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生态环境久久为功、城市建管破立并举、安全稳定守正创新、民生保障有力有效6项重点;加强党的建设、机制创新、纪律作风3个保障),坚持不懈提能力、驰而不息转作风、锲而不舍抓落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斗争精神奋力追赶发展。 【党的建设】全镇现有基层党组织42个(党委2个、党总支部4个、党支部36个),共有党员1481名,入党积极分子182名,入党申请人326名,近三年发展党员58名(2024年新发展党员14名)。现有干部职工200名,任实职副科级及以上干部22名,平均年龄42岁;现有村干部91名,其中党组织书记27名(其中,“一肩挑”24名,专业化管理村书记13名)、村文书27名。一是狠抓基层党建工作。对标支部标准化建设,铸魂补钙、强筋壮骨,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抓实党纪学习教育。今年以来,镇党委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10次,从严落实党内政治生活,抓实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举办农村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班2期260人,领导干部讲党课135次。坚持政治标准,新发展党员14名,转正党员24名,储备入党申请人326名,积极分子182名。注重人才培养,认真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储备初步人选106人。新建南廿铺、义安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张家庄村、南廿铺村党建示范村,完成永安村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积极借鉴“村均百亩田”和“飞地模式”,采取土地流转、自主经营等措施,进一步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前三季度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484.27万元,村均收入17.93万元。二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压紧压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健全完善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面对面传导压力,靠实责任。开展集体约谈2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2次。发现处置问题线索6条,了结2起,立案办理3起,谈话提醒56人责令检查10人,通报批评20人,纪律处分3人。三是狠抓意识形态工作。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这条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结合全镇重点工作落实,利用凤翔微政务及时发布党的理论政策和工作动态600余条,持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各领域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严格对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处置网络舆情26起。加强对54处民间信仰场所的规范管理,完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到活动有报备、安全可预防。四是狠抓党管武装工作。2024年春季征兵双合格任务6人,完成8人,定兵入伍5人;秋季征兵双合格任务10人,完成15人,定兵入伍13人,均超额完成征兵任务。李家咀村在全市普通民兵建设中率先完成标准化建设,党管武装工作得到省市充分肯定。 【巩固脱贫成果】聚焦“1141”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3507户12527人脱贫户和240户925人(边缘易致贫户82户300人,脱贫不稳定户97户35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61户271人)防返贫监测对象动态监测,强化2023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万元的909户3464人、收入不增反降的27户101人的帮扶措施和政策落实,更新完善“一户一策”动态管理240户,共核查“一键报贫”自主申报10户,预警信息核查627件,其中识别纳入监测对象17户72人。同时,认真对照国家和省级2023年度评估考核和《乡村振兴杂志社》暗访反馈问题26个,建立整改台账,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产业培育】紧盯“三农”领域12项指标和畜牧业“两个20%”关键指标,围绕全镇“2226”特色优势产业布局,持续推动三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粮食安全方面。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总体要求,把粮播面积落实到社、到户、到地块,高质量完成全年播种粮食9.6万亩。二是马铃薯产业方面。充分发挥17家种植合作社、712户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2个万亩马铃薯示范环线片带,同时带动辐射其他村建立一个200亩以上的马铃薯片带,推动实现“连村成片”。三是草牧产业方面。依托13家家庭农场、144家种养大户,在上台、小西岔、吴家川、花坪、榆河、响河村建立6个优质千亩牧草高产示范基地,牧草种植面积达到3.38万亩以上。结合“粮改饲”项目,完成饲草青贮5100吨。今年落实规模养殖户项目87户,牛羊适度规模养殖户累计达到472户,带动引领全镇畜禽总饲养量达57.2万头(只)。四是蔬菜产业方面。以中川、李家咀村为西川流域,以南廿铺、景家口、口下庄等村为南川流域打造2个蔬菜产业线,辐射带动张家庄、李家岔、永安、义安等浅山区村种植旱地蔬菜,全镇蔬菜面积达1.8万亩以上。五是产业园建设方面。持续提升丰禾村、张家庄村2个现代产业园区,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机械化的“四化”要求,推动脱毒种薯繁育、蔬菜制种等核心产业发展。计划2025年对李家咀村110座设施温棚进行提升改造,申请资金192万元,对“9.25”暴雨受灾的张家庄产业园进行维修,持续巩固产业园的引领带动作用。 【基础建设】紧盯资源领域,以“严”夯基础。一是生态避险搬迁。2024年全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落实回购房农户40户,目前已全部搬迁入住。2025年—2026年,我镇避险搬迁任务共90户,各村对4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分析研判,逐户宣传动员,并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动员告知书,积极动员群众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二是耕地保护工作。始终坚持“消除存量、遏制增量”的原则,按照拆除复垦、上图入库、组织报批的要求,制定“一图斑一方案”,专人负责、定期调度,确保按时限挂号清零。历年反馈违法图斑166个,已完成145个,正在整改21个。2023年新增违法图斑40个,已完成31个,正在整改9个。 【民生保障】一是精准落实社会救助。我镇农村低保户880户2211人(其中一类低保189户339人,二类低保557户1398人,三类低保132户465人,四类低保2户9人),年保障金981.0754万元;城市低保15户36人,年保障金59.652万元,已纳入特困供养户对象147户153人,年发放金额166.8515万元;全年为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及护理补贴资金共37.22万元,为因病、因学及突发意外事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108户394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88.1139万元,为51户患大病家庭发放医疗救助资金40.7872万元,加强与乡村振兴站工作配合,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及时将符合兜底保障条件的监测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纳尽纳”。二是高效落实就业服务。全镇输转劳动力11951人,其中脱贫户4965人,其中赴青岛务工11人,福州4人,兰州务工15人,组织参加劳务培训126人。享受务工补贴人数1354人,补贴金额49.71万元,享受务工补贴人数1354人,补贴金额51.41万元(其中青岛54人,补助金额7.3万元,除青岛外第三地全额741人,35.68万元,定额预付559人,8.43万元)。组织参加劳务各类培训126人。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累计聘任乡村公益性岗位163人。三是扎实推进结对帮扶。围绕“结对帮扶·爱心安定”工程,我镇坚守“2442”规定动作,勇于创新实践,全力推动“六到位”策略。累计走访探视674次,与帮扶对象交流联系1548次,切实为他们帮办实事82件,折合资金达1.65万元。 【安全稳定】一是紧盯重点人员管控。将全镇702名重点人员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头上,确保每一名重点人员纳入工作视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大走访、大排查”活动,2024年排查矛盾纠纷150起、化解150起,处理电子民生平台工单582条、办理各类信访事项28件,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二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建立镇村两级责任体系。分管领导牵头组织执法队、市场监管所、派出所成立专项检查组,紧盯农业生产、森林防火、校园安全、道路交通、汛期安全、用电用火等重点领域开展常规检查110余次,今年全镇范围内无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人员伤亡,为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信访积案化解。聚焦难点堵点,积极对接有关责任人和行业部门,对8件信访积案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制定化解措施,近2年来共化解3件信访积案,确保群众信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镇村管理】注重人居环境,以“美”焕新颜。一是造林绿化。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市区两级工作部署,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全民动员,完成春季面山绿化200亩、经济林200亩,社会林130亩,四旁义务植树9.592万株。秋季补植补造14万株正在稳步进行中。二是垃圾革命。镇上垫资455万元大力开展连霍高速公路沿线人居环境整治,恳请区上安排资金解决。按照“六清”“五有”“四要”的工作要求,围绕“12345”工作法(扭住“1”个核心,抓住“2”个关键,紧盯“3”个区域,完善“4”支队伍;狠抓“5”项机制),组织对312国道沿线、定临公路沿线、陇海铁路沿线等重点路段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3次,全镇上下共出动人员5000余人(次),车辆70台次,清理生活垃圾760余吨,建筑垃圾7500余吨。建立废旧地膜回收点,处理废旧农膜189余吨。通过定期发布“红黑榜”、制定《凤翔镇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告知书》、发放门前“三包”责任书等督促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到“垃圾革命”中来。三是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截至10月31日,全镇空气能改造需求275户,已完成改造214户,无烟煤配送及置换198户共311.82吨,坚决扛牢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