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动态 > 媒体聚焦
【省媒看安定】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报道安定: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93平方公里


发布日期:2025-01-02 09:13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一场瑞雪过后,安定区东湖公园呈现出银装素裹的迷人景象。树木披雪,琼枝玉叶,姿态万千;湖面半冰半水,波光粼粼与皑皑白雪交相辉映;湖面上成群的白骨顶鸡觅食嬉戏,湖面生机盎然。如此景象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吸引众多过往市民驻足,沉浸在这瑞雪初霁的美好风景之中。

近年来,安定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水土保持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不断探索治理新模式,通过梁峁荒坡整地造林种草、坡耕地兴修梯田、沟道打坝蓄水等措施描绘出一幅“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安定新图景。

坚持“水保立区”战略。该区在重点区域全面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依托国家重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等,按照“山顶造林戴帽子、山坡种草披褂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下棚膜围裙子、沟底打坝穿靴子”的“五子登科”治理模式,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93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3.16%,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4.2%。

每年秋季,登高眺望安定区响河流域林草生态建设示范点,各种植被高低错落,层层叠叠铺满山间梯田好似打翻了大自然的调色盘,泼出一层深绿、一层浅金、一层橙红,就像一圈圈多彩缎带从山脚盘绕至山尖这是安定区把生态协作作为东西部协作的有力突破点,打造“福州生态林”“青岛生态林”建设项目的成果。

安定区以改造缓坡坡耕地为重点,形成了以梯田、林草、淤地坝为主的“保水土、调结构、兴产业、增收入、促发展”的治理开发新路径。将现有低标准梯田改造提升为便于机械化、规模化耕作的高标准农田,面套田间生产道路、水土保持林草等。截至目前,新修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老旧梯田提升改造10万亩,新修梯田2.2万亩,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9平方公里以上。

生态治理,久久为功。安定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前提,从治理中得到合理保护,从保护中寻找发展机遇,为建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持续发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让安定呈现出绿意更浓、环境更净、更多更新的美景。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王璇)





责任编辑:安定区电子政务中心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