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央媒看安定】央广网报道:携手共进 安定青岛共绘发展蓝图 |
||||||
|
||||||
东西协作,山海共鸣。2021年4月山东青岛和甘肃定西两地协作以来,青岛市南区与定西安定区紧密携手,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实现追赶发展,通过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务实合作,书写发展壮丽篇章,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典范。 产业协作是东西部协作的关键着力点 今年,定西市安定区围绕“马铃薯、牧草、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精准发力,先后投入5993.13万元实施12个产业项目。 在产业集群打造中,安定区鲁家沟镇马铃薯高产示范与设施蔬菜大棚项目加速推进,高标准农田灌溉工程成效显著,先进种植模式助力产量品质双提升,辐射带动全区产业升级。定西海阔种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海强介绍,在东西部协作资金的助力下,合作社通过成功搭建一座座充满希望的大棚,巧妙施行 “反租倒包” 策略,让农户成为大棚的主角,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设施蔬菜大棚示范项目(央广网发 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消费帮扶为定西市安定区农产品打开了广阔市场 “甘货入鲁”“定货入青”活动精彩纷呈,“云品定西?陇中年味”网上年货节热闹非凡,网络主播助力“定西宽粉”等农产品线上展销。两地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依托龙头企业,借助青岛会展经济,拓展销售渠道。“通过与青岛的合作,安定农特产品有了更广阔的市场,销量也大幅增长,带动了农户增收。”定西市安定区薯香园负责人周爱兰兴奋地说。 同时,文旅活动带动消费升级,挂职干部牵线企业考察,加强电商合作,先后培育11个农产品品牌、建立5个直采直供基地,完善奖补机制,2024年东西部消费达3.27亿元。 定西市安定区全力打造劳务品牌 多部门协同培育 “定西宽粉工匠”“安定高原菜农” 品牌,搭建劳务输转平台,开展28场专项行动,“点对点” 输送劳动力。 安定区与青岛、福州等地加强对接,举办招聘活动,宣传推介岗位,开通免费高铁专列和就业直通车,组织劳务输出,连续四年的青岛务工高铁专列,输送604名劳动力稳定就业,为群众就业增收筑牢根基。家住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西寨村的李森林原本在家务农,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他搭上了免费前往青岛的专列,开启了务工之旅。如今,他在青岛工厂的收入每月达到6000多元。 安定区欢送务工人员赴劳务基地务工(央广网发 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才交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安定区先后选派45名专业人才赴青岛市、市南区进行交流学习,举办专技培训班28期、干部培训班3期,有效推动人才技术向项目建设前沿聚合。 栽好梧桐树,引得金凤栖。全区大力招商引资,组建18个专班,吸引企业落地。总投资2.4亿元,占地575亩的雪顿安定牧场“6000头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是2021年通过东西部协作牵线搭桥引进落地的大型奶牛养殖项目,也是青岛市市南区和定西市安定区携手打造的东西协作现代牧业示范园区,该项目的实施有效带动了安定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海协作结硕果,携手共进谱新篇。站在新的起点上,安定区正砥砺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加力推进“三地三区”建设,奋力书写更加绚丽辉煌的协作新篇章。 (记者邸文炯 通讯员魏琪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