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西市安定区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
|
|
|
|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快全区先进制造产业发展,构建绿色、低碳、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有效提升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到2020年,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2%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4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30%,制造业创新体系基本完善,掌握一批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争取1个项目进入省级试点示范项目,建成1个智能工厂/车间,制造业大数据云服务平台覆盖50%以上重点企业。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系统集成和协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力争在重点先进制造产业打造1户产值过3亿元企业,打造1户产值过亿元企业,2-3户产值过2000万元企业,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协同发展。基本形成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特征的工业绿色发展体系。 力争到2025年,先进制造产业发展水平和层次大幅提升,服务型制造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装备产业,大力培育新兴装备产业。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装备制造业研发模式、制造模式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提高智能制造和集成应用水平,逐步实现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变。 1. 石化通用装备。依托定西高强度紧固件公司,抢抓上市机遇,发展高端产品,通过本地培育和招商引资相结合,深入对接石油化工、风电、核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市场需求,重点完善标准高强度紧固件、非标异型件等领域产业链,支持定西高强度紧固件公司推进设备工艺和技术改造,积极研发生产应用于石油化工、风电、核电、高铁等行业的中、高档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紧固件。 牵头部门:区工信局 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 新能源装备。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品、可移动日光温室以及轨道客车自动塞拉门等设备,重点支持甘肃路德工业设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石墨烯太阳能光伏产品项目建设和轨道客车自动塞拉门、医药设备配件项目建设。 牵头部门:区工信局 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3. 农机装备。重点发展高参数、高可靠性大中型农机装备和中小型丘陵山地农机装备,培育旱作农业农机装备产业集聚区。完善农业现代化装备产业发展体系。依托定西市三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特色生态小杂粮和中药材种植收获全程机械、丘陵山区主要农作物种植收获机械、农田废膜回收全程机械;依托定西三牛农机、希武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开发生产各类农业种植、收获机械生产设备。 牵头部门:区工信局 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农机局 (二)新材料产业。强化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加大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生物质材料等绿色低碳新材料。 1. 化工新材料。以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和甘肃圣邦布兰卡新材料有限公司为龙头,依托甘肃省生物基材料实验室和甘肃省生物质基材创新创业示范园,延伸生物质基材料产业链,继续扩大生物质基材料产业规模,重点发展生物质涂料、生物质水性木器漆、生物质粘合剂、装饰性板材等生物质绿色涂层系统,腻子粉(膏)添加剂、建筑胶浆、印花糊料、有色金属矿粉粘合剂、淀粉基降解材料等环保生物质基新材料。 牵头部门:区工信局 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安定分局 2.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依托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纤维素、中密度板、绿色建材板、建材膜等新型材料产品。重点实施甘肃省中庆建材有限公司水泥泡沫混凝土轻质保温板、保温砌块生产线、TY12 型轻质墙板装备生产线项目,积极引进与装配化建筑结构体系相匹配的轻质复合墙体材料生产企业。通过大力推广使用装配式墙体材料,带动圣大方舟、圣邦布兰卡等企业环保内墙涂料、生物质粘合剂等生物质产品的发展。 牵头部门:区工信局 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安定分局 三、工作路径 (一)优化产业布局。全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以提升现有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推动制造过程智能化,坚持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不断提高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和落实项目的能力,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 牵头部门:区工信局 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安定分局 (二)实施创新引领。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充分发挥创新动力资源,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创新,支持科研院所与重点企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新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新业态,引导企业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应用,促进企业研发、生产、经营模式和流程再造,实现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制造。 牵头部门:区科技局 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安定分局 (三)推进智能制造工程。研究制订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培育系统集成、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遴选若干试点示范项目,加大装备、电子等重点行业智能制造推广力度。推进中小企业应用普及两类应用,细化方案措施。大力发展工业大数据,加快建设和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贯彻落实好工信部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网络化改造、平台体系、安全体系、IPv6等集成创新应用。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开展辖区内企业“上云”行动,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推进工艺经验的程序化、工业知识显性化和工业智能的云计算化。 牵头部门:区工信局 配合部门:区委网信办、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安定分局 (四)实施“一企一策”。按照区政府出台的“一企一策”政策,加强重点制造企业运行监测分析,强化对先进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协调服务,制定目标责任,精准对接。制定年度计划,建立项目库。每年遴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关键节点示范项目,从项目前期、开工、资金、进度、质量、安全、环境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 牵头部门:区工信局 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安定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安定分局、区住建局、区统计局等 (五)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进一步完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争取在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绿色制造等方面开展多领域的产业合作,协调推进签约在建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定点招商、精准招商,瞄准国内外重点企业的产业和项目,通过对接改造、嫁接,参与我区产业和项目建设,鼓励辖区内企业采取股权转让、相互持股、合资合作、重组上市等多种方式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推进资源整合和技术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谋划实施跨市、跨省间双方或多方合作,引进发达地区外向型企业落户我区,推动异地扩能、产业链延伸,促进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牵头部门:区工信局、区商务局 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安定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安定分局、区统计局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要紧紧围绕《甘肃省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甘政发〔2018〕17号)和《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甘政发〔2015〕90号),结合本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强化保障措施,并结合我区工业绿色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细化目标,优化布局,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分工,加大推进力度,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牵头部门:区工信局 配合部门:区直有关部门 (二)落实政策支持。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区已出台的政策措施,用足用好国家以及省、市、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各类专项资金的支持。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工业强区”战略,把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工业化进程,重点扶持现代制造业发展,促使其尽快发展壮大,真正成为我区未来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牵头部门: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区工信局 配合部门:国家税务总局定西市安定区税务局 (三)优化产业集聚和产业体系建设环境。要按照省级开发区和市级工业集中区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明确各部门责任,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投入力度,确保工业园区内供水、供电、道路、通讯、供暖、天然气和污水集中处理等基础设施全部完善,增强园区承载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的条件和能力。围绕产业链集中支持特色产业园产业协同发展。 牵头部门:区发改局 配合部门:区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安定分局、区规划局、市自然资源局安定分局、区商务局等 (四)依托市场和资源大力推进产业发展。要加大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凡合作引进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在土地供应、项目建设、基础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对重大投资项目,政府及相关部门全程跟踪,及时做好协调服务。同时引导国内外相关配套企业到安定投资,逐步形成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凡合作引进的产业和重大项目享受市、区政府相关优惠政策。 牵头部门:区财政局 配合部门: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国家税务总局定西市安定区税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安定分局 (五)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快构建支撑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省内各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的资源优势,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装备制造业经营管理团队和自主创新团队;要加强企业管理人才队伍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拓宽人才选拔和培养渠道,完善人才管理机制,通过引进、培训等各种方式,培养一批装备制造业领军人才;要以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聚集人才,鼓励有现成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到安定创业发展,建立健全对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激励机制;要高度重视职工培训,采取各种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牵头部门:区工信局 配合部门: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定西市安定区税务局 (六)完善考评机制。要建立先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崛起统计体系,做好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建立统计调查制度和数据发布制度。完善工业强区考核指标体系,指导全区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强化环保执法监督、节能监察、清洁生产审核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定期开展先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崛起状况调查和评估。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开展绿色评价,支持企业申报先进制造业绿色工业设计试点。 牵头部门:区统计局、区工信局 配合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安定分局、区发改局 |
|
| 责任编辑:信息中心 |
| 分享到: |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